Decentralization? We're still early!
Lesson 6 的 12

第六章 Brave基地激励模型

Brave 2024-02-02

欢迎大家到基地开启第二人生。Web3大学,有实际需求,也需要各种的参与者,作为不同角色共建。 建设中,也不能完全排斥公平的经济利益。 线上建设,如何避免割韭菜,保证建设质量,兼顾理想和现实,要多想办法。

现在是由Brave的个人努力向基地DAO的转型期。期待和基地小伙伴一道,共同迈过这个篳路蓝缕的时期。基地的探索需要时间,要能地久天长,真理是基地第一考虑,能否跑通激励模型,要看具体实践了。 现阶段只是搭建了最基本的交流环境。人各有志,要能心意契合,才可能长久。总体上,基地内部组织更应是主权个人的强强联合。而不是,把Brave当成母鸟,成员做嗷嗷待哺的小鸟。成员是共同研究、平等共事的关系。

一、基地的知识和价值创造尝试

区块链行业目前过于注重投机炒作,而忽略了知识和价值创造。通过基地这个项目,则可探索如何建立真正的 “主权个人” 文化,亦即,人们不仅珍视个人数据所有权,更成为 “价值分享者”。

基地并不局限于服务区块链行业,而是围绕 “主权个人” 的理念和实践,帮助人们在终身学习的各个面向实现终身成长。 因此,基地的学员和受众不仅是区块链行业参与者,更体现为 “喜欢读书和学习的人”。 既然如此,基地的发展不应过分地偏重区块链领域,忽略了更广泛的受众,这会降低基地的价值含量。

基地的运作模式是Work to Earn的协作模式,而不只是传统的粉丝经济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学员制和捐助激励机制是确保内容生产质量、成员分享活跃度、研究和知识积累效率的关键。同时必须明确,这个模式区别于现有的知识付费模式,不会为迎合受众降低知识含量,主要旨在确保基地运作的可持续性。

总之,基地旨在探索建立一个真正面向 “主权个人” 的知识和价值共享社区。 基地DAO不应局限于区块链,而应广泛关注个体的学习、成长和财富管理等诉求。激励模型建立在协作和捐助基础上,鼓励人们成为 “价值分享者”。 这不仅可引领去中心化的数字经济重价值而轻投机,也是对Web3知识经济的全新探索。

二、开源+增值服务的激励模型

传统的开源组织的问题其实在于,由于缺乏可靠的激励模型,因而最终很难在现实世界的残酷竞争中生存。

因此,我们必须严肃地思考基地的激励模型:如何既能坚持基地的开源精神,奔向Web3大学的终点,同时又能鼓励、奖励好的内容创作者,让基地基业常青,有能力战胜世间险恶。这离不开激励模型的设计。

区别于知识付费,知识经济的另一种可能:创作者经济的开源模式

之前有探讨过,基地将会探索,让基地的优秀作品作为NFT永久链上存储。 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链上出版等盈利模型。让基地拥抱Web3。

而当基地沉淀出足够好的作品以后,我们也可以激活作者功能以及订阅功能。基地开源,依赖捐助运转,但不妨碍作者自己探索如何获利。

这种获利,区别于传统模式:如基地成员可以自己、或组队开收费订阅小组,但小组发布的文章等内容,若发布以后,过了半年或一定时限,就必须开源(可以用合约方式写在代码里)。 如此一来,没有基地账号的小伙伴,也可以读到相关内容,只是时间上会晚一定的时间。 这既坚持了开源精神,同时不伤害作者。

激励内容创作,是区块链在数字经济领域重要应用。 基地治理、Token、NFT等等,都需围绕创作者经济来设计。 好的内容,自带加密经济的经济正循环,代币只有实用功能——治理,而非割韭菜。

基地平台本身并非营利模式,而是捐助驱动

基地认为,开源Web2 + Web3,将有望成为内容创作者和优秀作者体面的谋生方式和有尊严的存在方式。但基地本身是捐助驱动的,模型并非营利模式:

万物皆比特,生命需负熵。基地的探索并非传统的知识付费模式,不主张知识降维,而是主张基于主权个人的理念,开展数字化 & 真理性驱动的终身学习、研究协同与知识交流探索,解锁知性的数字空间。

与此同时,“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基地的建设立基于基地DAO驱动的“开源+增值服务”的知识服务模式,虽非营利性质,并无营利目的,但也并非散尽千金做慈善,需要依靠大家的爱心捐助来保持有效运转。

生命有限,精力稀缺;没有什么遥远的救世主;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整合Web3激励模型的公允价值交换可解决尊重&共振难题,让老师们摆脱对牛弹琴、用爱发电的窘境,降低参与者的精力损耗。

基地服务于创作者,要确保开源愿景的实现

我们一直坚信,真正优秀的创作者,不需要割韭菜也能很体面地存在。只是,在资本主导的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的现实于这一理想相去甚远。 因此,基地在造自己的城邦,并会开设课程教给大家,如何造自己的专属城邦。

WordPress是开源的,Web3也是开源的。两项技术加上优秀的价值观、优秀的制度、优秀的DAO、优秀的内容,就是基地。 当前基地只是个起点,是基地的总部端点星。 当我们把制造城邦的技艺打磨成熟,并教给大家,基地的实践将在虚拟时空中野蛮生长。基地将拥有众多小行星,共同构成去中心化且互通的网络。

区别于大厂员工996血汗的传统闭源私有平台,基地始终是开源的,是不一样的烟火。 开源生态的程序员,都是基地的程序员。 无需996,低代码就可以建立专属城邦。 若基地能做到,基地的成员、有志于内容创作的作者也能做到。 当然,虽然不需要写代码,这背后仍然有一系列复杂的知识,需要研究探索。 基地愿意与大家分享。

现在还很早,没有自主的输出,一切都无从谈起

既然学习的终点就是输出,我非常期待和基地的小伙伴一道,在厚积薄发的前提下,实际地为行业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现阶段仍是积累期,条件还不成熟,以基地成员的自发研究和输出为主。但在未来,基地完全可以充分探索Web3创作者经济这个赛道。借助Web3工具,创造价值,获得认可,激活基地发展的经济动力。

小结

我们相信,若开源软件 + Web3的新实践(而不是当前的这种炒作割韭菜的实践),能在现实中跑通,人类的数字生活,将迎来一个没有大厂的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依托开源软件,以低代码方式构建专属于自己的网盘、站点、APP,通过加密货币支付结算、经营自己的数字产业,打造数字生活。 银行、大厂,都会被去中心化。

区块链需要摆脱幼稚病,迈向对社会有贡献的成熟阶段,数字经济离不开区块链,区块链也离不开靠谱的数字经济。我们将力所能及地向大家介绍、推广、共建这些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

关于知识筛选、知识策展、线上图书馆、数字花园、创作者经济,开源Web2和Web3结合的模式来做,可能更好。 什么是Web3,目前也没有统一定义。做知识类产品,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极高。很多投资者少见多怪,很容易被人忽悠。 因此,基地的探索,就是专业研究+开源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探索。

三、Work to Earn的激励模型

1. 基地的激励模型是Work to Earn,不是金融炒作

基地的激励模型,可以兼顾不同角色的参与,是一种非常典型的Proof of Work和Work to Earn的模型。

先以Brave和Brave的学生Sugar的协作来说明这种新的激励模型:

近期Brave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之前已经承诺过的,整理文稿。但Brave很忙,具体该如何实现?

1)依托我的私密小站,和我的学生Sugar一起整理我近两个月来的推文。 Sugar会帮忙初步整理出一篇篇主题明确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Sugar可以获得积分奖励。

2)然后Brave会确认具体细节,并进一步完善思考和论证。Brave因为自己的贡献,获得工作量证明。

3)邀请基地内测成员来我的私密小站做客,提修改意见;内测成员/参与粉丝,也可以基于其好的修改意见,获得积分奖励。

4)开源给大家/发行NFT。这是实现基地公益价值的环节,同时作者也可以选择通过NFT获得经济利益。

总之,在Brave和他的学生/粉丝、朋友/内测成员的互动、打磨完善文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会给参与者与其工作量相一致的积分。这个积分,可以作为合约被明确下来并自动执行。 如此一来,之后Brave若以NFT方式出版了作品,相关参与者,包括订阅和参与整理的粉丝,都会按劳分配,获得收入分成和奖励。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孵化内容、打磨内容的模式。如果事实证明可行,就会在基地内部做推广。每个基地成员在个人私密小组中打磨内容,然后再有限邀请粉丝或朋友参与修改和提意见,最后再开源给大家。 这种模式,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创作者模式。现在似乎还没见到类似的有益于作者和粉丝的协同创作模式。

2. Work to Earn的激励模型在知识生产方面具有优势

多人协作,按劳分配,回归内容、知识真理的初心本质。这是一种新的激励模式。不是割韭菜,而是所有过程围绕内容完善,并且按照工作量实施按劳分配。 对社会有价值的好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会脱颖而出。

参与者均能从中获得收益。创作者也无需像以往那样,天天忙着写一些垃圾文章来吸引眼球。而是可以专心打造优秀的作品。

观念是会无限传播的,好作品也会纠正当前的浮躁风气,让我们享受价值导向的数字极简主义。数字世界是比特驱动。而比特不仅指代码,还包括信息/知识。 基地更关注的是后者。而且,尤其关注如何获取、生产知识,关注区别于流量广告模式的知识价值创造。 信息是看不完的,很多信息错过了无所谓。关键是,如何防止错过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而不同人偏好不同,主动研究和交流碰撞都很重要。基地就只在打造这样一个微环境。

理念层面什么是基地,就是基地主页+路线图展示的信息。但实操层面基地怎么做,则是本手册要回答的。早期参与进来的成员,想法也各有不同。 作为发起人,Brave的理解是个基础。早期其实有些左,但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思路越来越务实、清醒。空谈Web3,不如先在work2earn领域,超过Web2。

全匿名,按work2earn规则运作的DAO,是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协同探索,但很适合知识生产。所以,基地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是独特的。Brave也通过推特和群聊,公开做了大量沟通。一年来反复解释,确实很扰民也很累,但能理解的人仍很有限,只能慢慢来。

3.主权个人之道:Work to Earn激励模型的共识之源

“基于学习的规律和基地的发展需要,基地将从Brave文稿站过渡到基地DAO,使基地能在Web3时代完成其路线图。” 这段话很重要。Brave的角色是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创造信任、协调共识。基地道路是从个人本位创造渐进到社区共建。是一生二,二生三,不是忽视个人本位的乌托邦DAO。现在一其实还差很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符合事物本质。 基地道路虽然慢了一点,但确保了精英化、风险控制和行稳致远,也符合主权个人精神。要比抱着一个乌托邦理想快速聚集,然后鸟兽散,强太多。

基地是一场接力赛。手册形成后,推文整理到基地主站,打磨成型,群聊有氛围,奠定基础后,就由成员继续接力了。

现在有很多DAO,以智能合约为噱头,乌托邦为诱饵,最后成为DAO内互割的金融游戏。 按这些标准,基地恐怕不算DAO,因为制度层面就去掉了金融游戏。

先踏实做事,再按需整合智能合约,不搞有法律风险的众筹或金融募资。 借助自愿捐助+服务提供,形成创作者驱动、劳动驱动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典出老子的道(DAO):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而若问什么是基地的道,无争议的权威答案显然就是:主权个人之道。

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观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比特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主权个人赋能;区块链行业之所以有意义,也是因为拓展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愿景,进一步解决了主权个人的需求。主权个人,才是那个终极的道。

互联网、数字空间的既存问题,现在的各种乱象,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主权个人。而不是回到国家、政府、某一国际组织。主权个人,终极之道,唯一答案。而劳动、创造、汗水和才智,应该是主权个人的协同基础。

关于基地,最近Brave还和基地成员们调侃:原来担心基地不够Web3,现在反而担心基地不够Web2。这就是一种成长吧。

现在的区块链和Web3领域充斥的,只是各类投机炒作,而缺乏踏实做事的人。主权个人的自我提升之道,确实知易行难、曲高和寡。

4. 内容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基地DAO的学术委员会

从经济角度,要实现这一点,跑通这个模型,作者当然也要做宣传。但这种宣传,是基于口碑的宣传。是实实在在的增长,而不是靠买水军,刷假流量的宣传。

因为,基地可能根本不会设置相关功能,让你有刷单的空子。基地会探索建立另一套不依靠刷单和造假的公允内容评价体系。 例如,基于基地DAO的中立的基地学术委员会。

四、去中心化不是要求每个人去做圣人

从经济角度看,Web3和去中心化,不是说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把自己点燃,照亮世界。

而是说,不同的物种都可以和谐共生,通过更加公平的分配机制,降低风险,共同获利。 让每个人无偿做圣人,不符合人性。

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羊毛出在羊或猪的身上。 而公平分配,则可借助加密货币媒介,实现共赢。

非免费的模式有营利模式和捐助模式,基地运作的主要模式是捐助模式。无广告,提供服务,期待同好在获益后,能够为基地提供捐助。

从人的成长角度看,人是复杂的动物,也是时间动物。正如斯芬克斯的谜题,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现在翻开20年前的文字,我自己都难忍幼稚。

然而,人的一生就是从幼稚到成熟,再到衰老。 类似地,今天你是基地的学生,明天可能就是大佬。基地要为不同阶段的朋友提供学习和成长的生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