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愿景的落地:运维机制
Brave基地的愿景和SeeDAO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和内容创作有关,都试图尝试Web3的去中心化协同模式。 不同之处在于,Brave基地更偏重于筛选、研究和教育,我们是在建一所线上Web3学校,为社会提供区块链知识的百科全书。 因此,我们会兼收并蓄,链接展示一切知识。
这意味着,基地需要统一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不应依附于其他平台,必须内生于基地。其他平台的内容,都要在基地上被提纯。 经过观察,我认为相较于Notion,全开源且可充分定制、数据完全归基地的WordPress + Web3,是更好的技术栈。 至于组织模式,这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期待多向SeeDAO学习。
无论采用怎样的技术,拥有怎样的理念,试图如何组织、激励、成长,毫无疑问的是,SeeDAO和Brave基地,都是新物种。 我们属于内生于虚拟空间的新物种,区别于传统组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无论现实世界如何崩坏,我们匿名线上见。这里有你的第二人生,有个更加开放且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
数字经济新实践需要年轻人参与。 Brave基地坚决支持开源技术及去中心化精神,试图引导年轻人形成数字素养,在数字时空如鱼得水,获得机会。 基地高度重视注重百科、书籍、信息源、利器、人物志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整合基地资源,融贯和打造成色更足的知识。 还很早,探索才刚刚开始。期待共建!
现在基地在各方面都还是在初级阶段。比如运维,在实现去中心化治理的过程中,就需要撰写一份《基地运维手册》。 这样之后参与进来的开发者、设计师以及编辑人员,就可以基于手册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
二、基地是建设者驱动,而不主张投喂
基地是建设者驱动,而不主张投喂。投喂无用,主动探索,才能找到真理。你的蜜糖,他的砒霜,无法通约的。
目前成员福利基本体现为主站权限、图书馆访问权限 & 研究资料。不是给大家投喂,而是帮助研究用。我的角色不是大母神,大家也不是粉丝。而是共同建设的研究者。至于收益,要看我们共同建设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部交流。
这是地久天长的事情,真理是基地第一考虑,能否跑通经济模型,要看具体实践了。 现阶段,只能确保这样一个交流环境。人各有志,要能心意契合,才可能长久。 总体上,基地内部组织,更应是主权个人的强强联合。而不是,把我当成母鸟,成员做嗷嗷待哺的小鸟。我们之间,是共同研究、平等共事的关系。
三、关于基地的协作与积分分配
《基地入门手册》解决的是基地是什么的问题。在基地向基地DAO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基地协作手册》,这是基地转变为DAO的前提。这两个手册相当于基地的宪法。
由于基地成员数量增加比较快,我的精力有限,过程中存在组织不足的问题,也有很多成员登录基地较少,所以关于基地协作,仍有必要进一步给大家先公开地简要明确。
以此前的书目协作来说明这一问题
问题一:基地的积分有什么用? 概括讲,积分是之后发放基地奖励/治理代币兑换(如果有的话)/协作成果利润分配的凭据,都是根据发言/协作情况自动奖励。 目前还在测试阶段,之后我们按照DAO的方式开展治理后,会进一步明确各协作任务的积分给予。 基地是work to earn的共建模式,所以积分非常重要。
问题二:基地的协作任务种类? 参与协作,才能获得更高积分。所以欢迎大家参与协作!协作也分不同类型。创作型的就会非常高。 目前还没有创作型的协作,主要是劳务型的,大家一起添加书目信息等基地基础设施。每本书奖励20积分。 书籍任务的协作,参与人数仍不多。但参与的小伙伴,已经能逐渐胜任。
目前的情况是,书籍任务协作的目标先更新2000-3000本书,由于基地积分是work to earn,所以期待更多小伙伴参与获取积分。早期参与人数增加,将有助于之后确保基地成员的“共同富裕”。 当然,如果确实比较忙,可以关注后续其他基地协作任务,或通过发帖等方式获得积分。
问题三:如何实际参与基地协作? 方法很简单,私戳我,告诉我今天有时间,可以参与。 原因是,协作要以100%的自愿为前提,所以若大家不说,我会默认大家没时间。 具体协作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书目信息维护有专门的表单,后续也会有审核环节,有问题我会说明。 若未按要求维护,则积分不会增加。
目前基地积分的性质:Proof of Work
基地的协作和实际运作,有点类似于研究生的培养,协作以及成员开展的研究,既是基地成果的来源和孵化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成员的学习研究过程。 基地的积分,稍后也会转化为成就体系。比如,基地是一所大学,想要获得“研究员”的成就和身份,就需要一步步升级,积分及成就体系是成员学习成长过程的见证。
所以,基地成员的身份,实际上是基地的基础,培养的是基地的研究型骨干。高水平的学习,一定是研究型的。 只有基地拥有了很多“研究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我们才有能力进一步招收”学员”。 而具体协作任务的解锁 & 逐步开展的组织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于基地的起步和成员的成长。 协作即学习。
四、基地积分的用途:治理表决权
未来的基地协作手册的表决,将以基地积分为依据来进行赋值,并引领基地向基地DAO转型。也会影响到不同成员的表决权份额和利益分配。
五、协作激励机制:作者激励基金+NFT
基地现在还小。之后会成立作者激励基金。好的文章,或者译文,直接打钱。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只有些许画饼能力。期待更多小伙伴先参与。基地短期内不发币,但其实可以考虑,能否给基地成员(捐助者)发NFT。
基地更加关注NFT的功能,而不是NFT的炒作。比如之后基地页面的设计、配图,如果是原创的,都可以铸造为NFT。 这是为了保护基地成员的劳动果实,而非金融炒作。原则上,基地会保留一份,参与相关协作的成员保留一份。 当然,不会排斥成员自行出售。如果之后基地成功了,相关的NFT也自然而然会有价值。
六、如何理解基地的DAO转型
在基地DAO转型之前,主要还是Brave自己在打工,虽然有捐助作为支持,但也非常辛苦。但DAO转型后,则意味着,用明确的激励机制,来引导其他成员参与,各尽其能,共同打工,创造更多价值。这意味着基地激励机制和协作机制的完善,以及实质意义上的打工人增加。
以基地愿景为基础,逐步推进,最终将能够为参与者提供优质的知识交流环境,公允分配,且长期可持续。
打工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学习研究的过程。作为线上大学的探索,基地必须聚焦研究和知识创造。知识传授和运作方式,则既无法照搬线下大学,也不能走知识付费或在线公开课的老路。 学习不是知识灌输,而是主动探索、交流协作。教育则是筛选、引领和信息提供。
成员/学员既需要吸收知识充实自己,也需要从知识的创造者起步,学习如何阅读、研究、写作和输出内容,只有尝试并能够熟练、精炼地输出,才能有真正的提升。 这个过程必须建立正反馈,逐步形成DAO协作,并探索基地服务提供和基地作品的价值捕获方式,让成员获得收益,并兼顾知识成果的开源和公共属性。
所以,要搞清楚基地不是什么,才能知道基地是什么。基地早期的模式可能会非常近似于粉丝经济,但最终的目标不能是粉丝经济,而更加类似于DAO + 线上教育/研究探索 + 开源分享 +加密经济。 基地需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完善来鼓励实践与输出,促进优质信息与知识的流动,让优质信息占领数字时代的阵地。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