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个人的认知模型之成长型思维模型
本书评试图深入探讨如下三个问题:什么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思维模式养成有何影响?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对主权个人的人生有何影响?如何逐步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初稿11448字,预估阅读时间30分钟。
为什么《终身成长》值得一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观察到不同的人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反应。有的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在遭遇困难时,反而变得更加坚韧,越挫越勇;而有的人则倾向于极力避免困难和风险。有趣的是,即使读过无数的书籍,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依然可能在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时感到深深的无能、无力和无助。
如果我们的情况更近似于胆小鬼和习得性无助患者,如何才能在困难的人生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屡败屡战、越挫越勇、东山再起的个体呢?
这个答案,可能要从个体所持有的信念中来寻找。信念是驱动个体行为的核心精神动力,可以影响我们的决策、行动以及最终的结果。值得思考,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改变信念,来改变我们的行为,成为更好的自己。
既然如此,信念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方式又是什么?谁能快点告诉我,如何才能改变我对自己的认知,获得更多的行动勇气?
若你始终对上述问题有困惑,不妨读读《终身成长》这本书。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她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本书是她的代表作。
书籍信息
[美]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楚祎楠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终身成长》并不难读,因为德韦克教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实例,将她的学术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本书也并非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在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数十年的研究积累,展现了思维模式对于个体的影响,提炼出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分,并细致研讨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对个体生活的重大影响。
根据本书的核心观点,个体的信念实际上是通过”思维模式”对个体行为施加影响,这些思维方式可以被看作是个体思考和行为的”源代码”。想要频繁获得巅峰体验,个体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且不断进取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并非强调智商或成功本身,而是专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勇于面对挫折的态度。认识到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种种不足,并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取而代之,将获得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气。搞清楚这两个概念背后的问题本质,你就找到了改变认知框架、克服人生困境的关键!
显然,对于主权个人而言,关于思维模式的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为思维模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个体的每个选择和行动。现实中,过于短视和功利的教育模式极大影响和摧残着无数学子,并塑造出个体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在个体成年后,仍然被惯性地带入自己的职业、婚恋及亲子教养,最终制造出大量的平庸之恶。不仅如此,此时此刻,大江南北,绝大多数人被鼓励去迎合他人和社会的标准,却无法向内探求自我的真正需求。
因此,个体在遭遇挑战时,往往会表现出脆弱,逃避努力和挑战,甚至为了赢得外界的赞誉与名声而铤而走险、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而一旦有机会改变思维方式,或许就能坦然面对每一段人生困境,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面对挑战,化风险为机会,通过切实努力和反复试错来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成功。
赤子之心: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形成与陨落
作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刚出生的婴儿充满着求知欲,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和发展个人技能。他们表现得非常勇敢,不害怕犯错误或出丑,一直向前迈进,既便跌跌撞撞,摔倒后又能再次站起来。似乎他们无所畏惧,不受伤痛的困扰。最终,他们掌握了人生中最具挑战性的技能:直立行走。然而,为什么随着个体的成长,我们却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害怕犯错误,时常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忧心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呢?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作者进一步去通过观察儿童的思维模式,结果发现,在给他们一些高难度的测试时,有些孩子实际上非常兴奋: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我喜欢这个挑战!”另一个男孩努力地完成智力测验,抬起头时满脸笑容:“你知道吗,我就喜欢这种充满信息量的测试!”这让作者深感震撼。作者突然意识到,原来还有人如此热爱挑战和接受失败,这也让她猜想和回忆: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
最终,经过思考和提炼,作者意识到:在孩子们的充满好奇的双眼中,世界充满奇幻探险,他们相信通过学习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失败和困难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然而,作者自己却已经早就不这样看问题了。她在潜意识深处笃定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失败意味着自己不够聪明。为了追求他人对自己的称赞,自己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来回避和避免失败,而不是热爱人生中的挑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后天的社会影响,作者早就丧失了儿时的那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
这里简要做一下概念界定,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一种理性的自我认知方式。它认为努力比天赋更重要,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因此,关键是专注于不断积累自身实力,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活。在这种思维模式中,你不会担心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者是否比别人聪明、优秀。因为即使你现在不是很优秀,你可以通过学习和试错不断提升自己。个体以内在的标准为导向,寻求自我满足,而不是始终迎合外界评价。
相比之下,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一种相对感性的自我认知方式。这种思维模式认为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因为它认为能力与天赋更相关,很难通过努力来改变。尽管在理性层面上我们经常会直接否定这种观念,但实际上它潜藏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并且支配着个体的行为。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生活中,若有人夸赞你为“聪明”或者“有天分”,你会感到很开心。但如果有人评价你为“勤奋刻苦”“做事努力”,你可能会想:“难道他的意思是我不够聪明吗?”在生活中,赞扬一个人的勤奋努力,就好像在说这个人是乌龟赛跑中的那只爬的很慢的乌龟。作者猜想,你也和她也一样,更愿意在生活中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而不是比别人更努力。
英雄所见略同。在道家思想中,对高手的形容,其实就是拥有赤子之心。《道德经》中说:“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在我看来,赤子之心的这个说法,与这本书要讨论的核心内容非常契合。回头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童年时期其实是非常艰巨的各种艰难挑战,是因为我们天生具备终身成长的潜力和灵性。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永远保持这种清澈纯真的心态。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终身保持赤子之心的状态。
既然婴儿天生拥有赤子之心般的成长型模式,那为何我们普遍都认为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实际上,这是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观念。
首先,父母的言行可能反复向孩子传达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信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接受父母的信息灌输。如果父母向孩子灌输的信息和发送的信号恰好是“三岁看老“、“你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我会时刻评价你的能力”,孩子可能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天赋,逐步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作者举了这样一个美国父母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马丁夫妇非常疼爱他们3岁的儿子罗伯特,经常吹嘘他有多非凡,认为没有哪个孩子能像他们的孩子一样聪明、有创造力。然而,当罗伯特没有考上纽约排名第一的幼儿园时,马丁夫妇开始对他冷淡,并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他为傲,罗伯特不再是他们才华横溢的小罗伯特,而是个让家人丢脸、让自己感到羞愧的失败者。
在这个例子中,小罗伯特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就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就会失去父母的爱。类似的情况在中国也有,比如著名的故事《伤仲永》。现在,针对马丁夫妇这样的父母,在中国也有个专门说法,叫做中国式父母。
其次,老师和学校教育也会促使个体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作者发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是由小学时一位女老师带来的。这位女老师按照学生的智商高低来安排座位,对聪明的学生给予优待,每天以批判的态度评价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对同学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班同学都形成了一个强烈的目标:一定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笨。
因此,大家都努力地表现自己是聪明优秀的学生。作者也未能免俗,每次考试或者在课堂上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她都如临大敌,以免显露出自己的愚蠢。
由此可见,固定型思维模式会使个体焦虑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们会关注自己是否足够聪明,而不是关注自己是否在进步。长此以往,一旦被别人评价为”笨蛋”,立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失去了努力的心理能量和内在动力。
此外,在世界范围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更加推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海量传播。应试教育往往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评判他们的能力。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常说:”你真聪明”,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则被贴上”笨蛋”、”傻瓜”等否定性的标签。这样一来,学习成绩等同于个人能力,而个人能力又与聪明程度直接挂钩。
优秀的学生担心自己成绩下降,失去”聪明”的标签;而较差的学生则因为”笨蛋”的标签而成为泄气的皮球,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不是”学习那块料“。这些评价对很多学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更细思恐极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可能伴随他们一生,影响他们未来的每个决策和行动。
最后,如果你长着一颗善于观察的眼睛,在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类似的标签和刻板印象,在人与人的社会互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相互评价是难免的,他人对个体的偏见更是难以避免的。
在成年人所生活的社会里,我们接触的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地在评价我们的智力、个性和体貌特征。无论是否愿意,我们都不得不对外界的评价做出回应和证明。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是成功的、聪明的和善良的。
固定性思维模式者的若干局限
然而,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将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如下若干局限:
缺乏主权个人的基因和病毒抗体
被家庭、学校、社会规训为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意味着个体很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伤害,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权个人,因为他们长着一颗玻璃心。
他们如同脆弱的花朵,飞来的纸片都能对他们造成致命危险。只要有人祭出能力不足的标签,他们就很难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心态的平和。而一旦相信了自己确实能力不够,这就会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对个体带来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他们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并时刻担心别人会给自己否定性的评价。他们对他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间歇性怀疑。
其次,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会更加注重”面子”而不是”里子”,更加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因此常常有一种想要证明自己高人一等的冲动。然而,由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无法区分他人对他们的看法与真实的自我,他们常常无法自信地应对这些偏见。他们陷入了一种追求表面认可的循环中,而忽视了个人成长和真正的自我发展。
最后,他们会把固定型思维模式传染给其他人。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将自己的固定性思维模式传递给周围的人。这样,世界上的玻璃心越来越多,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这种固定性思维的传播加剧了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存在,阻碍了个体和社会的成长和进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很少受到他人不当评价的影响。他们拥有一种强大的抗体,可以抵御刻板印象和外界标签的伤害,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偏见和歧视。他们的思维没有被局限,他们不相信自己会永远处于劣势,永远低人一等。
即使他们受到他人的贬低,即便有人恶语相向,他们仍然能够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潜力。他们相信个体的能力是可塑的,能够通过努力学习和成长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如果他们确实落后于他人,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试图迎头赶上,并超越自己的限制。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外界的评价,而是建立在内在的成长和个人实现上。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还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他们乐于接受新的观点和挑战,愿意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他们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他们不断寻求改进和成长,积极探索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因此,不难发现,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重大弊端就在于,自我认知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高度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相比,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更积极和有益的角色。
他们能够打破固定性思维的桎梏,积极面对挑战和偏见,不断成长和进步。他们的自信和自我认同建立在内在的实力和成就上,而不是依赖外界的评价。他们的思维开放而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孔子曾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探讨的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问题。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拥有者往往会更加专注内在评价,而不是被各种外在评价所左右。学习是为了自我提升,而不是为了人前炫耀。
若一个社会是以成长型思维为主导的,个体和社会都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个体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社会也能够更加包容和多元化,充满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更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的打击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把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与外界的评价高度关联,把过去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一旦遭遇失败或受到批评,他们往往会陷入无限循环的自我怀疑和自卑情绪中。这种消极情绪会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动力和勇气,使他们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或追求更高的目标。相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失败有更积极的态度。他们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继续努力追求目标。
一次小小的挫败,就能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歇斯底里。作者举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生活体验。设想一下,你要去上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而且你很喜欢这门课。老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你得了不及格。你很失望,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停罚单。你感到很倒霉,打电话找人倾诉,却没有打通。你会怎么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么做?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一般会认为:“我感到被拒绝了。”“我是个失败者。”“我是个傻瓜。”“我感到自己很没用而且愚蠢——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甚至,他们会感到“我的人生太可悲了。”“这个世界跟我过不去。”“所有人都处处跟我作对。”“没有人爱我,所有人都恨我。”“生活是不公平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我是地球上最不幸的人。”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灾难性或不可逆转的事情发生,而仅仅是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就已经产生了这种彻底的失败感和无力感。若上述情形发生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身上,他们同样会感到挫败。但是,这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也准备好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如果朋友没有接他的电话,他会想:“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今天过得不开心。”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按照固定型思维模式持有者的一贯思维,一次重要的失败就可能导致半生一蹶不振,带来永久性创伤,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作者举的另一个例子是 Bernard Loiseau 的故事,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厨师之一,却因为担心自己的餐厅可能被降级而自杀。
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考试成绩也是让他们心惊胆战的梦魇。他们相信考试是能力的象征,考试分数可以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未来的潜力。然而,恰恰因为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容易出现崩盘式的下滑。
随着考试分数的降低,他们会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面对失败,他们会转而责怪其他人,找各种理由掩盖自己的情绪,比如责怪数学老师胖或讨厌,责怪英语老师外貌等等。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会阻碍他们未来的成功。
作者感慨,每年大学寄来拒绝信时,都有无数失败者诞生。许多才华横溢的学生成了“没能进入普林斯顿的女孩”或“没能被斯坦福录取的男孩”。然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知道如何面对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刻,对他们来说,失败只是一次痛苦的经历,而不是定义他们的标签。他们将失败视为需要面对、解决和从中学习的问题。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明白,开花结果需要时间,只有时间才能最终见证一切。而事实也是如此:许多被称为天才的人,都曾被权威人士判定为没有未来,因为他们在早期并没有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太多,不举例子了)。权威专家的判断是基于当时的能力,而他们所了解的信息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更容易陷入比较和竞争的陷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往往将他人的成功视为自己失败的证明,产生嫉妒和敌对情绪。他们过分关注他人的成就,并试图通过超越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竞争心态常常导致紧张和焦虑,影响团队合作。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成长,他们将他人的成功视为榜样和启发,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进步。
首先,如果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就不太容易陷入和他人的过度比较,以及产生嫉妒和敌对情绪。但是,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他们往往习惯于追求完美的形象,并因此陷入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
研究表明,大多数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评估不准确,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自我评估准确性令人惊讶。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发展,因此对当前的能力水平持开放态度。另外,由于他们以学习知识为目标,他们需要准确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后续学习。相比之下,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更关注对自己的评价是好还是坏,主观因素容易导致评估结果失真,有时某些方面被夸大,而其他方面则模糊不清。
进而,为了维持自己完美形象的幻象,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愿意在挫折中成长、在失败中重启,而是追求破格获取,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完美的压力让他们感到紧迫。他们必须迅速、完美地取得成功,而不是缓慢成长。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接受未来的完美,他们必须立即达到完美。
为了出名,他们甚至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编造谎言,甚至牺牲他人来谋取私利。作者举了美国著名记者珍妮特·库克和斯蒂芬·格拉斯制造假新闻的例子。此外,由于他们不愿面对现实,他们选择以各种方式掩饰自己,这种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也会诱发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最后,在人际关系方面,陷入比较和竞争的陷阱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很容易陷入”见不得别人好”的认知陷阱。为了维持自尊感,他们很容易将他人的成功定义为自己的失败。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攀比和嫉妒心,喜欢与那些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相比之下,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喜欢向他人学习,喜欢与优秀的人合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中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
对于领导者来说,固定型思维模式是致命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了”CEO综合征”的概念:这是一种渴望站在至高无上的神坛上,展示完美无缺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的存在,许多CEO拒绝正视自己的不足,自视甚高,利用下属来证明自己的卓越,而不是促进下属的发展。这导致了“人才悖论”:一方面,他们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但另一方面,他们却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认为员工都不如自己,对员工挑剔苛刻。
这种悖论的结果是,CEO成为企业王国中全知全能的君主,只有那些崇拜自己的人被认为是有才能的。这样一来,真正有才能的人可能因为不愿意奉承而被边缘化,或者无法得到发展,最终导致企业失去创新能力而陷入危机。
除了人际关系中的竞争倾向外,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还可能将自己的伴侣想象成完美无缺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感到彻底失望,甚至产生争执。此外,由于追求自尊感,他们在冲突发生时往往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伴侣,给伴侣贴上负面标签。
更容易陷入舒适区并停滞不前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追求稳定和安逸,避免冒险和变化。他们对新的挑战和机遇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因为他们担心失败和不确定性。然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愿意走出舒适区,主动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相信个人成长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边界,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持有者认为,人的天赋和聪明比努力更重要。他们往往过分依赖自己的天赋,而忽视了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导致他们对学习持消极态度,陷入“学习悖论”:如果你很聪明,为什么还需要持续学习呢?
学习悖论的表现是:一方面,固定思维模式者很鄙视那些勤奋努力的人,而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骄傲,并不用功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一旦遇到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所以拒绝学习。
最终的结果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很难理解学习的意义不在于证明自己的聪明,而在于探索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从而获得长进。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脑波研究,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回答难题时,只会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展现出兴趣。脑波显示,他们在被告知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他们在得到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的信息时没有展现出一丝兴趣。即使他们自己的答案错了,对正确答案也毫不关心。
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按照这样的观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是极度关心成败的不好学者。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这显然与现实真相并不相符。
相比之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愿意走出舒适区,主动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因为他们相信个人成长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边界,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对失败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并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他们相信努力和持续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更容易放弃面对困难和挑战
由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能力是固定的,一旦遇到困难或遭遇挫折,他们会认为这是自己无法克服的障碍,从而选择逃避或放弃。他们不相信通过努力和学习可以改变现状,因此错失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相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具有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可以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作者将这个问题概括为行动悖论。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固定型思维模式持有者的得失感更重,因此他们极度厌恶风险。在面对一些重大挑战时,他们常因惧怕失败而不敢行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高度信赖天赋的力量,在日常小事中,他们又因在乎面子而拒绝努力:努力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如果你足够聪明,根本就不需要努力。
因此,固定型思维模式持有者给人懒惰、不敢承担大事、不愿意做小事的印象。他们不愿意付诸行动来提升自己和挑战自己,而总是寻找一些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带来荣誉感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优秀。行动悖论的后果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很容易错失机会。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他们常常因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而放弃机会。这也与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相互印证。他们夸大天赋的作用,只是为自己不愿努力找借口。而不努力背后,则是担心自己用心学了,也无法超过他人。
相比之下,成长型思维模式持有者是天生的行动家。他们喜欢从小事做起,持续积累,更勇于尝试,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困难。例如,作者引述了一个七年级的小姑娘的话:“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的。但我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我也可能会举手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或者:‘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助我吗?’我通过这些做法来提升我的智力水平。”
因此,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于风险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因而在应对困难挑战时的表现也截然不同。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人类需要有能力面对风险和挑战。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西方谚语也讲”如果一开始你没有成功,尝试、尝试再尝试”或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然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即使在认识层面接受这些想法,但在行动时仍然会潜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一旦遇到挑战,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想法。他们不愿意用自己的努力来暴露自己的不足,证明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某项任务。
这一行动悖论也解释了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作者认为,人们对风险和努力的看法是从他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中衍生出来的,而并非某些人碰巧意识到了挑战自我和努力的价值。若不改变思维模式,即便在书中读到许多正确的想法,实践中也很难践行,因为这些想法与个体固有的思维模式相冲突。无论如何告诉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应当拥抱风险和努力,都无法改变他们对挑战的恐惧和对努力的不屑。
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认知和学习的力量
以上算是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认知模型的口诛笔伐,但也旨在透彻地揭示相关真理,相信也让不少读者躺枪。但庆幸的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学习。仅仅通过认识和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就可以给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带来巨大的转变。下面是作者所列出的可以帮助大家逐步改变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方法:
首先是接受。为了改变思维模式,第一步是要接纳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需要明白,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体,这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事实上,这是人类的正常状态。但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接受它带来的频繁出现和负面影响。
其次是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是什么激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这可能是当面对巨大挑战或挫折时,也可能是在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或者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可能很痛苦,但为了改变思维模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并明确激发它出现的原因。
然后是命名。我们需要给观察到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可以用生活中某个人的名字,或者一本书、一部电影中的角色来命名。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快速识别自己的这种思维模式。我们需要了解当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被激发时会发生什么。这个人格是谁?他的名字是什么?他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情绪和行为?这个人格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最后是教育。在了解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触发因素、痛苦地认识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并为其命名后,我们可以通过与它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当我们即将踏出舒适区、面临挫折,或者在压力巨大且担心团队会让我们失望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正在影响我们。然后,我们可以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并邀请它加入我们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我们需要告诉它,我们要追求成长、克服困难和接受挑战,而不是被固定型思维模式束缚住。通过与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的对话和教育,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朝着更积极、灵活和成长的方向发展。
结论:勿以善小而不为
作为作者数十年研究成果的通俗化表达,本书阐释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于个体生活的重大影响,认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不足,用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是活出精彩人生的重要一课。思维模式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念,错误的信念也常常如同挥之不去的诅咒一样,影响着个体的选择和进步。
固定型思维模式是感性的、自尊的和自我保护的,这种思维方式让个体感到安全。然而,这种模式的局限在于它限制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相比之下,成长型思维模式则是理性的、客观的和拥抱风险的,为人生开拓出新的可能。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抛弃固定型思维模式。但是,每个人天生都具备成长突破的能力。为了达到更高的人生高度,我们必须超越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防护网,拥抱一种自由、理性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正是后者,让我们成为真正有能力决定自己命运的主权个人。
固定型思维模式并非天生,而是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很多人正是在年幼的状态下,因为他人的一句话、一次考试或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而形成了主导自己一生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这阻碍了他们把握机会,成为更优秀的个体。因此,我们应重视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于青少年人格养成的细微影响,避免将固定型思维模式传递给下一代。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是色彩斑斓、精彩纷呈、勇敢面对未知,而不是陷于洼地认知或者恐怖游轮中无法自拔。每个个体,都应该Be Brave,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挑战中小幅迭代,实现终身成长!这要求我们:摒弃认知障的束缚,做到正心诚意,面对挑战、接受失败,不断在跌倒中爬起,不断在失败中成长,不断在学习中蜕变。
开源大脑
点赞,最近也在反思,自己虽然爱阅读,但输出几乎没有,做不到真正的积累,走马观花般一样,我想,好的东西一定是慢慢积累而得到的,就如爱比克泰德所言, 如果你要得到一颗无花果,那需要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才是果实成熟,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局限,也要接受改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