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ntralization? We're still early!

在2022年下半年的区块链投资市场,以太坊曾经想称王

American Bully

0:00 0:00
100

2022年9-10月的Brave推文,由基地AI助手Daniel整理,Brave复核。

基于现实主义的角度,我认可“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的判断。因为很多人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所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加密货币圈(以下简称“贵圈”)其实非常之多。特别要小心现实中的金融界打工小白领/失意创业者/大厂下岗职工,摇身一变就成了贵圈KOL,各种数据,各种分享,各种有爱,但其实都只是为了割韭菜。

这几天讨论了这么多,还是要强调:我没有能力影响市场。只是很多人认为,自己看涨,市场就会如他所愿地To The Moon,然后去judge看跌的人。这种心态不可取。忠言虽逆耳,却可让你少亏钱。与其迁怒于别人,不如多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包容性、批判性思维和看问题的客观性。这都是优秀投资者的必备品质!

虽然质疑了几天以太坊,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一轮牛市最大的赢家,其实是以太坊以及以太坊生态。换言之,上一轮牛市,本质是以太坊生态的牛市。这是为何比特币没能突破10万美元的底层逻辑之一。现在正是大筛选的时刻,未来有两大可能:一是以太坊封神,取代比特币成为老大;二是以太坊要面对其他小弟的火拼,争夺市场份额。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在以太坊的问题上,大家会有如此之大的争议,因为这涉及对贵圈底层逻辑的预判。对此,我个人的理解还是后一种可能更大:以贵圈的体量,边际效应递减。比特币稳坐头牌,上一轮牛市的逻辑是选出老二(以太坊),而下一轮牛市的逻辑则是PK出老三,形成底层公链的双雄并峙,BNB只是个替补,很难挑战以太坊的地位。

当然,也有可能以太坊的粉丝们是对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下一轮牛市的剧本,就是以太坊和比特币火拼,争到底谁才是老大。这是一种非常乐观的理解,也就是认为以太坊是区块链领域的“历史终结”,是“人类文明级别的创新”,贵圈发展已经成熟,以太坊将会雄霸天下。我自己没这么乐观,或许大家都很乐观吧?

有推友的观点我很认同,未来充满多种可能:如果说以太坊只要继续发展应用,在中心化的加持下,就能持续大哥大地位,自称自己是货币,这不仅是华尔街的笑话,更是加密朋克间的笑话。未来会有一个分层扩容的新公链,瞄准货币为基准,兼容比特币,集成ETH能做到的一切。

也有推友指出,比特币才是吸引圈外资金方面的主力。以太坊生态经常搞圈内那套自嗨逻辑:问问你圈外的朋友有几个听过以太坊的?doge都比以太坊知名度高,比特币就是拉圈外资金最好的工具,生态是需要人带着钱进来他才能叫生态,以太坊的生态不就是赌场生态?得有人带着钱进来这生态才能活,没比特币拉资金以太坊生态个j8。

从社交媒体分析来看:1)一些ETH生态参与者开始意识到ETH的缺陷,并开始关注其他公链;2)近一个月ETH热度高涨,但这并不代表价值判断,仅表明其受到广泛关注。尽管我之前声称不关注ETH,但最近也进行了一些研究。

这些都是不同的考虑视角。实际上,关于以太坊牛市这个说法,我的计算基本是从2019-2020的熊市为基准算的。从老韭菜视角看的话,以太坊远不如比特币。之所以以此时间段为基准,逻辑在于:1)客观解释和评估以太坊生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价值,以及以太坊叙事对区块链行业的贡献;2)基于现实,思考区块链行业的未来引爆点和走向。

所以,与大筛选时刻相对应,有三种策略:第一种,比特币本位,不会错过下一轮牛市,较稳定;第二种,以太坊本位,需要面对以太坊排序/和其他公链火拼的风险,风险较大,收益靠以太坊信仰和以太坊生态;第三种,寻找以太坊杀手,风险大,因为不知是谁,收益靠第二种底层逻辑变为现实,赢者通吃。

在2019至2022年间,ETH/BTC的走势反映出以太坊叙事的强劲势头,尤其Merge叙事功不可没。然而,Merge完成后的熊市将是对以太坊价值的一次重新评估,我们正站在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论调虽然在市场情绪中有所体现,但对于以太坊和比特币来说,这种说法或许并不完全适用。毕竟,两者目标不同,尤其在以太坊转向PoS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当然,更全面的前景讨论应该超越价格层面。普遍认为技术不重要,金融基本面比技术基本面更重要的观点是片面的。短期来看,金融基本面至关重要;但长期来看,技术基本面更为重要。EOS的失败在于技术而非金融,DPoS技术无法支撑其金融基本面(这一点孙宇晨做得很好)。下一个EOS的失败很可能也是技术原因。船大难掉头,技术问题一旦出现,将是重大问题。

而大众对技术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例如,许多人混淆PoS和DPoS,导致对Cardano共识机制的误解。一些人声称Cardano采用DPoS,去中心化程度不足,但深入研究后会发现并非如此。实际上,Cardano与EOS、TRX的共识机制存在本质区别,关键在于理解“K Parameter”。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算入门。

仅仅依靠V神或KOL的非专业评论来理解区块链技术是远远不够的。iohk的library中已有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即使无法完全理解,也能加深对基本问题的认知。短线炒作和基本面研究所需的技能截然不同。

实际上,以太坊2.0虽然表面上采用PoS,但其制度设计可能缺乏足够的去中心化能力。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将Cardano的共识机制与以太坊进行对比,并重点关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权力制衡机制的存在与运作;二是比较以太坊的32 ETH门槛与Cardano的K Parameter的优劣。

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理解它们需要一定的门槛。然而,如果无法理解这些技术细节,就只能依赖盲目信仰来填补知识空白。经过一番调研,我发现英文世界中,对这些问题缺乏理解的人占绝大多数。这里不再赘述,相信真正理解的人会自行研究和思考。归根结底,去中心化和共识机制都是基于事实的技术问题。

对于Cardano共识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1)2018年的论文《Ouroboros Genesis: Composable Proof-of-Stake Blockchains with Dynamic Availability》;2)《From Classic to Chronos: the implementations of Ouroboros explained》。

最后,请系好安全带:目前整体来看,比特币尚未跌至上一轮牛市的心理价位,以太坊生态仍有下跌空间(当然,如果你认为以太坊将超越比特币,那么现在或许是低估状态)。其他项目可能还会继续下跌90%以上,甚至失去流动性。最优策略是比特币本位,而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就在于以太坊生态的未来走向。

相關文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