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无数的因素交织影响,共同塑造着我们的命运。其中,环境、时机和位置的影响不可忽视,它们既是我们生活的约束条件,也蕴藏着获得成功的机遇。而深藏于每个人内心的人性,以及由人性衍生出的种种欲望,则构成了影响这盘棋局的内在动力。作为“主权个人”,我们如何才能打破这些约束,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重塑环境: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掌控
环境,可以被看作是我们生活的舞台,它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信息源,帮助我们建构对事物的认知。一个优质的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可以使我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资源,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能力。
然而,环境并非总是尽如人意,甚至可能充满挑战。如果我们无法适应所处的环境,就可能被环境淘汰,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理解并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资源,是“主权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更进一步,”主权个人”不应满足于仅仅适应环境,而应积极主动地去改造环境。我们要防范大环境的危险,如同航海者避开风暴;更要积极打造自己的微环境,如同园丁精心培育自己的花园。通过自身的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小环境,例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场所。
二、驾驭时势: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创造
时势,就是事情发展的节奏、方向和趋势,它决定了我们应该何时采取行动,怎样采取行动。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航行,那么时机就是风向和洋流。
如果我们能够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就可能获得成功,如同顺风扬帆,事半功倍;如果我们逆势而为,或者错过了有利的时机,就可能被形势吞没,留下追悔莫及的遗憾。
因此,审时度势,把握有利的时机,是“主权个人”的重要技能。这需要我们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如同猎人观察猎物的踪迹;更需要我们具备果断的行动力,如同将军在战场上做出决策。
但更重要的是,“主权个人”不应仅仅被动地等待时机的到来,更应主动去创造时机。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如同优秀的棋手,不仅能应对当前局面,更能预判未来走势,提前布局。
三、超越位置:从角色定位到价值拓展
位置,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它决定了我们的权利和责任,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功能。
如果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改善自己的处境,如同机器的每个零件都运转良好,整个机器才能高效运行;如果我们忽视自己的位置,做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就可能失去自己的方向,如同零件错位,导致机器故障。
因此,在其位,谋其政,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主权个人”的重要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固步自封,被自己的位置所束缚。真正的“主权个人”,应该在明确自身位置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挑战更高的目标,实现更大的价值,如同优秀的演员,不仅能够演好自己的角色,更能够不断挑战新的角色,拓展自己的戏路。
四、把握人性:人类行为的终极密码
在环境、时机、位置这些客观约束条件之下,还潜藏着更深层的影响因素——人性。深刻认识人心、人性的局限以及自身的局限,是“主权个人”打破约束的关键。
(一)洞悉人性:从理解弱点到激发潜能
“性相近,习相远。”人皆为生,禀赋不同,环境不同,自然造就了不同的人,但求生之本能不变。人性微妙而复杂,需要理解,而非急于评价。由于约束条件的存在,如面临信息不对称,从结果上看起来好像不理性,但其实已经是个人在特定情境下,为了生存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理解人性,学会换位思考,是“主权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的基础。
“主权个人”还需要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包括但不限于:害怕犯错、在乎面子、渴望尊重、不喜欢批评、习惯的力量、逃避现实、归咎他人、缺乏节制等。
1. 害怕犯错:人们害怕犯错,因为错误可能导致失败,可能使我们失去自信,可能招致他人的批评和嘲笑。
2. 面子问题:人们在乎面子,因为面子关系到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过分在乎面子,可能使人失去理性,做出错误的决策。
3. 渴望尊重: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尊重是获得社会认可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方式。过分追求他人的尊重,可能使人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4. 不喜欢批评:人们不喜欢被批评,因为批评可能伤害自尊,打击信心。
5. 习惯力量:人们倾向于遵循习惯,不愿改变现状,因为改变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承担风险。
6. 逃避现实:人们有逃避现实的倾向,因为面对现实需要勇气,需要付出努力。
7. 归咎他人:人们倾向于把错误归咎于他人,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尊,减轻压力。
8. 缺乏节制:人们有放纵的倾向,因为放纵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减轻压力。过度的放纵可能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生活出现问题。
认识到这些弱点,并非为了自怨自艾,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我们要学会接受错误,从错误中学习;适度地在乎面子,既保护尊严,又不影响决策;追求自我尊重,同时尊重他人;接受批评,从中汲取养分;打破习惯的束缚,勇于改变;直面现实,不逃避;承认错误,不归咎;节制欲望,保持健康。
(二)人性的具象化:人的欲望
人皆有欲,这是人性的具象化。人生而有欲,这些欲望既有追求知识、财富、名利、造福人类、回馈亲友的务实的一面,也有偷懒、游玩、纵情声色、猎奇、追星、八卦、娱乐、歇斯底里的务虚的一面。人还有愤怒、斗争的欲望,也有强烈的得到他人尊重、喜爱和认同的欲望。这些欲望,共同构成了复杂而真实的人性图景。因此,对欲望的理解和研究,不仅是一生的功课,更是行走江湖的基础学问。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不妨随便点开一个媒体网站,特别是那些互联网媒体,我们会发现,到处都充斥着各种旨在激发人们欲望的信息:各种消费品、奢侈品的信息,无孔不入地刺激着我们的购买欲;各种猎奇甚至虚假的社会新闻,满足着我们窥探他人隐私的好奇心;明星八卦、绯闻、电影电视剧,让我们沉浸在虚幻的娱乐世界中;军事类信息,激发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竞争和对抗本能。正是通过对这些欲望的巧妙激发,媒体获得了不菲的广告收入,商家成功地对消费者进行了洗脑,明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甚至不惜登上“头条”),军事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财政支持。
然而,令人深感悲哀的是,那些本应占据更重要地位的、稍微崇高一些的欲望,在媒体上却往往被边缘化,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由于绝大多数人在信息刺激方面,过度地接受了这些低级欲望的刺激,他们不仅无法真正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反而陷入到欲望的深渊中无法自拔。而少数精英则利用多数人对欲望的沉迷,来实现自己赚钱或控制他人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欲望区分了不同类型的人:有些人像兔子一样温顺,有些人像狐狸一样狡猾,有些人像狮子一样勇猛,有些人像老虎一样威严。通过对他人欲望的洞察,我们可以避免受到来自他人欲望的伤害;通过对自身欲望的管理,我们可以避免伤害他人。作为“主权个人”,我们应该激发自己内心中那些崇高的欲望,同时尽可能地管理那些低级的欲望。
(三)权力/主权的存在,就是为了管理欲望
如前所述,人的行为往往受到本能欲望的驱动。这些欲望既包括对食物、睡眠、安全、性的基本需求,也包括对社会地位和他人认同的追求。这些欲望在人类社会中表现为各种复杂的行为和关系,同时也构成了对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挑战。在纯粹的利益交换平台上,良知的重量往往轻如鸿毛,它随时可能被一场交易的小风吹走。权力与欲望的管理息息相关。欲望如湍急的河流,权力则如同堤坝,既要疏导,也要约束。
正如大禹治水,他深谙水性,因此也能通达人性。在荀子看来,礼和法都是用来安顿人的欲望的:“礼起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致也。”(《荀子·礼论》)
可见,对于有志于维护社会和谐的人来说,关键在于激发人们内心崇高的欲望,同时引导大家管理好自己的欲望,不被他人控制,不被他人洗脑,不被他人当枪使,不沦为消费欲望、斗争欲望、低级欲望甚至犯罪欲望的奴隶。这,也正是“主权个人”的应有之义。
(四)欲望的自我驾驭:从被动驱使到主动升华
从主权个人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至少要学会超越动物本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从而合理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时间。
要避免自己的人生被那些坏人精心设计的激发自己的猎奇、消费、娱乐、斗争等本能欲望的信息控制,自己开发智商,运用大脑,去伪存真,有效绕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陷阱,去过属于自己的理想的、企图达到的高级的生活。这不是存天理,灭人欲。人的欲望是无法消灭的。而是说用理性、用规矩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欲望管理起来,让他们各就各位。
例如,如果你的经济基础还不是特别雄厚,请理智的花钱,理性的消费,节制一下欲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同时,也无需花那么多闲暇去娱乐、猎奇、斗争。而是应当把主要时间花在丰富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贡献社会,换取经济报酬的更高级的活动中。
最起码,你不该放纵自己,作践自己的身体。要有规律的安排生活。不天天把眼睛盯在那些无聊的信息上,让自己的眼睛累瞎。
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切活动,包括赚钱、学习等高级的活动,不让这些活动挤占自己宝贵的睡眠和锻炼的时间。花时间去研究,如何才能合理安排生活,如何能让自己健康快乐。而不是让自己活在欲望侵蚀身体的情境中。
了解人性的缺陷和罪恶,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坚守正道。人心是微妙而复杂的,需要谨慎对待。人的欲望和情绪很容易被外界影响,人的意志往往不够坚定。这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去超越。
因此,“主权个人”要学会升华欲望。将对物质的追求转化为对精神的追求,将对个人利益的关注转化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追求知识、艺术、道德等更高层次的目标,实现人生的超越,如同将粗糙的石块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
五、权力的游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影响
权力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之一,它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对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个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以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国家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组织和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而权力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必须深入人心,通过对人性、欲望的把握和拿捏来实现。正如荀子在《荀子·荣辱》中所言:“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埶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权力运作的内在逻辑:人们都渴望权力和财富,但如果放任这种欲望,社会将陷入混乱。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制度(礼义),对人们的欲望进行引导和约束,使每个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应该能够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欲望,激发人们的潜能,同时又能够防止欲望的过度膨胀和失控。这需要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对权力有清醒的认识。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往往无法成功地管理自己,却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控制,如同巴甫洛夫的狗一样,被条件反射所支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权力的认知,不了解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被操控的对象。
因此,“主权个人”要做的,不仅仅是认识到权力的存在,更要理解权力的运作规律,学会与权力打交道。
六、超越权力的游戏:主权个人的自治
“主权个人”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被他人所控制,不被各种信息所裹挟。这需要我们建立强大的内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必须实现自治,承担自己的责任,如同坚固的堡垒,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蚀。
首先,想要拥有高质量的人生,就必须有“高级的自己”。“主权个人”的核心思想不是自由散漫,而是自治和自控,强调个体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欲望、习惯、环境、他人的控制或洗脑所支配。最基本的,就是合理的安排生活,管制自己的欲望,让各种欲望各就各位,不越界,不极端。
说白了,荀子所说的“礼”,就是“理”,就是理智和理性。不是说不要欲望,而是说欲望需要被理性所管理,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的基本欲望:“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主权个人”需要认识欲望、发扬理性、引导欲望。
其次,要理解权力的运作规律。我们需要认识到权力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的,了解权力博弈的规则,如同棋手了解棋局的规则,才能更好地布局。要明白,一切管理或者控制想要奏效,都是直达人心的。
当然,主权个人也需要学会影响他人。“主权个人”并非孤立的存在,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这需要我们掌握沟通、说服、领导等技巧,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引导他人,推动事情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如同灯塔指引航船,共同驶向目标。
七、课程小结:主权个人的自我超越
打破约束条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作为“主权个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
我们要重塑环境,驾驭时机,超越位置,洞悉人性,驾驭欲望,并在权力博弈中实现自治与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有价值的“主权个人”,在人生的棋局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