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ntralization? We're still early!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受害者为何对施暴者产生心理依附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受害者为何对施暴者产生心理依附

    發布人 Brave 2024-11-04 at 00:00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被劫持者或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依赖甚至好感,甚至会站在加害者一方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受害者在长期受控和极端的压力下,可能会产生与常理相悖的情感和行为。这一现象之所以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源自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起银行劫持事件。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一名男子闯入瑞典克罗纳银行(Kreditbanken),试图抢劫并将银行职员和顾客扣为人质。劫匪与警方对峙长达六天,期间,人质和劫匪共处在狭小的银行空间里,面临着生死威胁。令警方和旁观者震惊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质对劫匪产生了同情和依赖,甚至在获救后仍表现出对劫匪的关心和理解。这种情感纽带让警方、心理学家和公众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人质不仅没有憎恨劫匪,反而对救援行动中的警方产生了敌意,甚至有人质还为劫匪辩护。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心理学家和媒体纷纷关注并试图解释这种心理现象,后来将其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背后有其复杂的心理机制。通常情况下,受害者在被长期控制、限制行动和剥夺自由的情况下,面对恐惧和无助,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应对极端的压力。在被劫持者的心理世界中,劫匪是唯一能够决定他们生死的人,因此受害者可能会尽力取悦劫匪,甚至开始认同他们的动机和行为,以增加生存的机会。这种生存本能推动受害者产生“逆反”情感,逐渐从对加害者的恐惧转向依赖,甚至从心理上把加害者看成唯一可以提供安全感的人。此外,劫匪在劫持过程中偶尔对人质表现出的善意或怜悯,可能会被受害者放大,并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劫匪的行为并非恶意,而是一种“不得已”或“正当”的行为,从而强化了对加害者的情感依赖。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发生在劫持事件中,也可能出现在虐待关系、家庭暴力或其他控制性关系中。在这些关系中,受害者会因为长期处于受控制、受压迫的状态,逐渐对加害者产生情感依附,甚至拒绝外界的帮助。这种情况让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影响更加广泛和复杂,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创伤与情感关系之间的错综联系。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研究和讨论促使心理学家进一步思考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如何通过情感依附来缓解恐惧和无助。这种现象也为人们提供了洞察人类心理复杂性的窗口,帮助人们理解情感如何在生死压力下转变,并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虽然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生几率较低,但它揭示了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非理性反应,提醒人们心理创伤的深远影响和人类内在应对机制的复杂性。

    Brave 回复 2 weeks, 3 days ago 1 成員 · 0 回复
  • 0 回复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Log in to reply.

讨论開始
00 回复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