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淘汰人:重新理解一人公司的意识形态

  • 技术淘汰人:重新理解一人公司的意识形态

    發布人 Brave 2024-02-13 11:21

    最近在涉猎平台资本主义相关的研究,一个体会就是:在社交媒体上,信息茧房的形成不可避免。 原因不在别的,恰恰在“智勇常困于所溺”。注意力经济本质上就是赌场模型和心理操纵模型,让人回归动物精神。这和正规教育所追求的批判性思维恰恰相反。诸如微工作等社会危害,也只有极少一部分被揭示出来了。

    《后工作时代》(Work Without the Worker: Labour in the Age of Platform Capitalism)也是本回应时代之问的好书。 做直播、跑滴滴、送外卖,这都是数字时代特有的工作方式,也是典型的后工作时代的工作。 既然如此,后工作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读完你就知道了。在作者看来,年轻人的前景不乐观。

    一人公司这个概念现在很火,但最早研究一人公司的学者,最先看到的问题其实是科技革命和经济危机叠加带来大厂员工失业,失业者为了自救,想办法通过自雇的方式从事零工和IT创业,维持生计。这个研究充满了批判和反省精神。 但社交媒体上流行叙事里的一人公司,则是向年轻人兜售成功学:打工不如创业。

    但很显然,最近几年科技行业的裁员和失业问题其实是更严重了。听信了社交媒体叙事的年轻人,很自然地就会陷入信息茧房,认为一人公司非常容易做,误判形势。 但他们不了解这个概念背后的因果。这种成功学叙事背后,其实有风险向弱势一方的转嫁。类似于现在把裁员叫做毕业,宣传零工经济比大厂工资高。

    不能否认,确实有很多人通过一人公司、直播带货、YouTuber、开滴滴甚至送外卖赚大钱。 但现实是,当前的这种分配严重不公的平台资本主义模式下,绝大部分从业者收入还不如打工,都是围城。 他们的处境类似于:被裁或信誓旦旦地离职,自认为是在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但真实收入却远远不如当年的996。

    既然已经谈到这了,就正式推荐下这本书吧。其实,我也有责任,因为去年我就推荐了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的另一本《一人公司》。 在决定创业前,一定要想清楚:现在很多人巴不得你去创业,这样就可以把经济萧条、经营失败的成本代价都理直气壮地转嫁到个体身上,让个体自担风险。

    Carrie M. Lane教授对“一人公司”意识形态的理解:在高度不稳定的就业环境中,高技术白领需要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营销来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这种意识形态的好处是,它可以帮助这些个体在面对失业或就业不稳定时保持自信和乐观,把挑战看作是机会,把风险看作是奖励,把不确定性看作是自由。

    …其缺点是,也可能导致这些个体忽视或者掩盖了不稳定就业的真实成本和后果,比如工作压力、健康问题、家庭冲突、社会保障缺失、职业发展受阻等等。 这让他们忽视了恶劣的大环境对个人成就的影响,过分自责,陷入一种自我欺骗和自我剥削的状态,却无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不稳定就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Brave 回复 7 months, 1 week ago 1 成員 · 0 回复
  • 0 回复

歡迎留言回复交流。

Log in to reply.

讨论開始
00 回复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