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做人:注意力经济、加密货币与康波周期

  • 投资与做人:注意力经济、加密货币与康波周期

    發布人 Brave 2024-02-13 09:12

    (一)

    歪个楼:啥叫Web2超级个体?流量模式和广告模式之下,最赚钱的生意就是黄赌毒、八卦和谣言。最成功的Web2超级个体,最终都会无限逼近黄赌毒、八卦和谣言这个流量密码。 什么叫做Web3主权个人?靠什么获得收益,能成功么?我不知道,哈哈。现在只是数字经济的早期阶段,最成功的模式还是Web2超级个体(截图信息:《我在澳洲当妓女,曾一次接过6个黑人,最怕的却是这种人》)。

    永远不要低估大众的愚昧和人性的贪婪,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这也是但凡还有点底线、能看透本质的人,要有禅心定力和时间做朋友的原因。 贵圈的乱相早就让我麻木了。现在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还非常非常早。我能做的也只是写出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等待比特币和行业内少有的几个正派项目,慢慢出圈。

    刚注意到《经济学人》关于比特币的最新文章《为什么今年比特币又涨了150%》,副标题是“介绍下加密货币的蟑螂理论”。 这篇文章是西方建制派对加密货币认知升级的里程碑。相当于肯定了加密货币不是郁金香泡沫2.0,而是一个类似蟑螂的新物种。这个新物种是极权政府的金融杀手,另类资产和打不死的小强。

    显然,《经济学人》的作者对比特币、区块链和数字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蟑螂理论和我关于“去中心化数字经济”的理论成熟度差多了。 但这篇文章对比特币的避险性质也揭示的很完美,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这个问题我也写过多次:比特币是对现实崩坏的完美风险对冲,是个体在乱纪元唯一的保财保命好伙伴。

    比特币和加密行业,已经经历了极端形势考验。虽然加密货币仍是风险资产,但能够得到美元体系的支持,就意味着数字文明的未来私人数字货币不会缺席。 至于非美元体系,答案也很明确。比如,数字人民币就是中国为数字经济下一站准备的工具。AI + 大数据 +无币区块链+ 数字人民币是未来网络服务的核心。

    (二)

    过去一年多我基本算毫无保留了,该讲的话都讲了,不该讲的也讲了。但是,多少人能真正get到,不好说,哈哈。 毕竟,投资比打工要难得多。以中国房地产为例,能在大放水时期加杠杆囤房,并在17、18年这个时间点高位套现走人,是需要足够的常识和对这个世界的清醒认知的。我的推文,写的就是这个常识。

    价值创造,要有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耐心。推文整理花了近半年时间,目前完成近2/3,还有1/3多一点。 但已经整理出来的内容其实就证明:根本没必要再继续写推了。基本理解都表达出来了。接下来以基地为中心,做做精加工就好。 时间会检验一切。五年前卖房,其实要忍受不少嘲笑,现在就可以搬小板凳了。

    (三)

    衰退周期有两种生存策略:一种是小富靠赌。既然没机会了,不如赌一把。输了也没啥,大不了还做穷人。另一种是返朴归真。回归本质,保住本金,稳定增长,穿越周期。 贵圈也如此。我不建议穷人赌,但这个建议对穷人无效。返朴归真则对中产阶级和富人都有价值。所以,我的基本思路还是返朴归真稳定增长。

    看很多人谈康波周期,但牵强附会乃至忽悠人的居多。实际上,作为技术周期,康波周期不是万能的。在某些国家,政治周期比康波周期牛逼的多。 新一轮康波周期来自IT革命,典型体现是AI、区块链和元宇宙。其中,区块链将在数字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由于政治周期的碾压态势,某些国家注定要错过本轮康波。

    (四)

    我不是小红书的粉丝,但小红书确实在商业上很成功。 我理解的原因:小红书上女性用户居多,她们很细腻,即便有软文,但从寻医问药到居家生活,积累了不少和个体生活密切相关且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当下信息泛滥,但很多时候高价值的信息却更难找到。无论Web2还是Web3,核心都在生产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小红书的用户也普遍更有付费能力和共情能力,思考问题比较务实,而非务虚。

    年轻人靠赌能不能改变命运?能,但只是极少数人能。我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很多年轻人:调整好心态,别过于焦虑了。 为啥我的话极少有人能听进去?原因其实是:现实确实过于逼仄了。现实世界,除了赌博和犯罪,基本没机会了。 但虚拟空间,不赌不犯罪还能体面致富的机会,还是存在的。只是稍微慢一点。

    (五)

    资本能量很大能影响短期趋势,这没错。但资本不是万能的,而是和你我水平差不多。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总是草台班子占据媒体的头条版面。 我之所以不那么盲从资本,不是因为水平低无法理解,而是因为我懂这个世界的本质。否则,入圈这么早,不是跟EOS三浪打完五百,就是现在和su zhu一起东山再起了。

    当社会心态趋于保守,机会清零,个体最好的人生选择就是返朴归真,同时寻找爱丽丝的兔子洞。 兔子洞里有新机会,但你要有爱丽丝一样的好奇心才行。也要避免浮夸,道法自然。 把自己作为方法,也是很好的行动。专心追随兴趣,力争上游,点亮心房,与同好共同渡过这个充满不安的时代,也是种自我实现。

    (六)

    区块链行业是对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现实世界的反者道之动,此物一出天下反: 房地产就是现实宇宙的NFT,一线城市学区房就是稀缺NFT,无聊猿,没这个你就玩不了中产社交游戏,孩子上不了学。 区块链行业大割的逆天,只不过是青出于蓝,有样学样把现实世界的操盘手干的事情,在元宇宙里又重新干了一遍。

    如果已经清醒认识到现实世界的金融游戏其实比区块链行业还要荒诞且魔幻的多(99%的蠢人身在局中却认识不到),并且进一步学习思考研究金融世界的本质,就能找到乱纪元里的兔子洞和世外桃源。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禀赋,因为真理是道窄门。大部分人无论在哪个世界,扮演的都是100%纯种韭菜的角色罢了。

    (七)

    本质上,拥抱金融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归宿,从流量互联网转向价值互联网。而且,这个金融得是基于加密货币的这个。 之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Web2互联网金融,不仅血洗了不少中产阶级,而且最后连个币都没给投资者剩下。 时过境迁,价值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新世界需要的是能创造和维持价值的建设者。

    目前的流量互联网已经不可持续了。主播和主播背后的人把所有人的钱都赚走,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一片哀嚎,再迭加现实世界的NFT(房地产)进入抛售周期,可能不通缩么? 在当下,区块链行业显然是风景这边独好,打倒了又站起来,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原因很简单,能纠偏中心化流量经济的只有区块链。

    (八)

    中心化的流量经济制造流量皇帝。李家琦、董宇辉,都只不过是流量皇帝而已。 想要流量,就必须讨好,无上限地提供情绪价值。长期被流量经济洗脑,则会越来越低幼和情绪化。 自己的钱被流量皇帝赚走了,就只好不断降级自己的消费,然后从流量皇帝那里寻求更多安慰。循环往复,新的数字奴隶制就形成了。

    凯文凯利的1000个粉丝定律的经济模型,和现在的中心化流量经济是两回事儿。 去中心化数字经济、价值互联网、主权个人的价值提供模型,也都需要流量,否则无人知晓。但往往是小众、兴趣和价值导向的。 而现有的流量皇帝的模式,是摧毁型、幕后操纵和养蛊反噬的模式。很多操作和孙宇晨的操作没啥两样。

    (九)

    所以,到最后不难发现:区块链行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恶。所谓的恶,只不过是来自于人性本身。 在前互联网时代,大家也都灯下黑,杀人越货做人肉包子的事情,绝对没少干。只是现在有互联网了,大家都学会公开表演了,不藏着掖着了。无论房产、流量皇帝还是Web3,乱象都源于人性本身。天下乌鸦一样黑的。

    现实世界中的玩家并不比虚拟世界的玩家更高尚。现实世界是高度中心化的,所以要求的技能点是攀附权力,获得更好的资源和位置,权钱交易做勾兑,这才容易成为亿万富翁。 虚拟世界追求这个目标的人也不少,但技能点有一定变化。要依靠养蛊以及金融变现手段。Web2和Web3区别并不大。斗鱼模式,非常经典。

    (十)

    一个事实:不看董宇辉和李家琦,自己多读读书,生活也很美好。 但为什么很多人要看?因为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就普通在被时代裹挟,特别是当整体的趋势和之前的上升年代有区别的时候。 当今这个时代,情绪价值已经取代了知识和真理的地位。很少有人不活在内卷的漩涡中,普通人已经没欲望去自我提升了。

    投资必须要顺应周期,但做人做事要有逆周期能力。 下沉时代,恰恰是思考自己和世界关系的好时机。现在不读书,上升周期到来时,满脑子情绪价值,是抓不住机会的。 再重复一遍:当今时代还能赚钱的领域并不多,只有虚拟世界还有少许机会,因为这是下沉时代。同时这也是个反求诸己、自我提升的好时代。

    Brave 回复 3 weeks, 6 days ago 1 成員 · 2 回复
  • 2 回复
  • Brave

    組織者
    2024-09-25 08:31

    所谓逆周期,简单讲就是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当别人都因大环境而沮丧的时候,你为自己的微环境在不断增长而乐观。在别人都躺平摆烂的时候,你在为自己而卷。

    为自己而卷,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外在的就是在金字塔游戏中力争上游,舍我其谁;内在的则是追求真理,想清楚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 Brave

    組織者
    2024-09-25 08:52

    祛魅奥派经济学和去中心化:正如现实世界是高度中心化的,这些理念更多是一种理想,能否实现,与参与者的观念和素质密不可分。

    遵循金字塔结构的中心化世界,在短期内仍然是坚不可摧的,奥派经济学也无法成为主流。至少在人心堕落的时代,这些理想能否变成现实要打问号。没有非常之人,难有非常之事。

Log in to reply.

讨论開始
00 回复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