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ntralization? We're still early!

格物致知,如何准确把握学习研究的本质

castle, sea castle, traunsee

看到这样一个说法:研究就像拼图。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素材,研究者需要从中找到最简单、最明确的线索,将它们连接起来,再通过不断的组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这种从细节到全局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对繁琐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升华,最终涌现出一个有逻辑、有深度的叙事。这种描述不仅形象地揭示了研究的过程,也反映了其探索本质。

研究的意义在于面对海量信息,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真伪、筛选优劣,并通过独立判断将零散的素材转化为可靠的洞见。这一过程贯穿于任何领域,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如区块链和Web3。从高质量的信息源入手,经过系统的阅读、整理和消化,研究者可以形成清晰的叙事逻辑,并与同行分享成果。研究的乐趣就在于这个不断挑战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一、学习的本质:从知识获取到能力培养

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核心活动,其本质是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并培养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学习的关键任务不仅是信息的储备,更是认知能力的全面锻炼——包括提升信息真伪的鉴别力,掌握独立的理解能力,形成特定技能,树立可靠的价值观,以及发展对事物的成熟判断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超越了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指向更高阶的认知目标:在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清晰且可靠的决策。

无论是学生还是研究者,学习本质上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它需要逻辑思考、严谨分析、系统整理以及对自己诚实的反思能力。学习并非仅仅为了应对当下,更是为了解决未来可能面对的复杂问题。掌握学习的能力,最终会成为个人成长和适应变化的核心驱动力。

二、《大学》的现代解读:自我迭代的哲学

儒家经典《大学》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提出了学习与成长的三个核心问题:人生目标、必要性和实现路径。

首先,《大学》指出,人生的目标在于“明白事理,自我迭代,成为更好的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换言之,无论社会地位,个体的核心任务都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来不断提升自己。

其次,自我迭代的必要性被视为“立身之本”。《大学》强调,如果基础混乱,结果也无法理顺;如果轻重倒置,最终只会南辕北辙。“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揭示了明确目标和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最后,《大学》提出了自我迭代的实现路径。它强调,需要明确目标和流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同时,修养的过程需要通过“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来完成:“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这些思想为现代学习提供了哲学上的指引:通过明确目标、逐步实现,最终完成自我超越。而这种自我迭代的过程,正是当代研究与学习的内核。

三、格物致知:从古典智慧到现代方法论

儒家经典中的“格物致知”是学习方法的重要哲学命题。它强调通过观察和探究万事万物,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融汇贯通,形成指导生活和实践的智慧。可以说,“格物”是升级认知的路径,而“致知”则是认知提升的结果。

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格”可以理解为认知的方法论,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等;而“物”则是指万事万物所蕴含的信息和知识。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事物、获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尽管儒家的这一思想具有早熟的智慧,但其局限也不容忽视。相较于现代学术的严谨性,“格物致知”显得相对模糊和粗糙。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补充,这套方法难以支持复杂的现代科学知识生产。但这一思想仍为学习者提供了底层的哲学启发:关注方法论,注重认知提升。

这一点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演进中也得到了体现。例如,日本近代思想家森有礼曾对传统学问作出批评,认为中国传统学问仅有“三分可取”,其余“七分已无用”。这种批评反映了传统学问在面对现代科学时的局限性,同时也凸显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价值。

《新青年》的发刊词则进一步强调了现代学习的核心价值:“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些思想至今未过时,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四、知行合一:从理念到实践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知行合一,即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认知。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从记住知识,到能够清晰表达知识,再到灵活运用,最终通过独立研究验证知识,并形成深刻的见解与价值观。更高层次的学习在于理解复杂的抽象事物,并构建一个能够整合多学科、多角度的成熟知识体系。

儒家的“格物致知”与“正心诚意”正是这一过程的哲学表达。它提醒我们,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的统一。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技术创新或社会变革中,这种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五、全球化视角下的学习与研究

在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与研究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普惠化。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开放教育平台和全球化的知识网络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与方法。这种扁平化的教育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全球化的学习环境也需要更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作为支撑。学习能力帮助人们快速获取可靠信息,而研究能力则让他们能够深入分析、独立判断,并在复杂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在区块链、Web3等新兴技术领域,这两种能力尤为重要。研究者不仅需要理解技术背后的核心逻辑,还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角,准确判断行业趋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六、小结:学习与终身成长的未来

无论是从儒家经典《大学》的哲学启发,还是从现代学习与研究的实践出发,自我迭代始终是学习的核心目标。通过明确目标、升级认知方法论,并结合科学的研究能力,个体可以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全球背景下,学习资源的普及和教育的扁平化更是为每个人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还可以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学习研究能力 & 个人主权理念,是驾驭区块链和Web3信息革命新时代的车之两轮、雄鹰之两翼。 不懂个人主权理念,就不知区块链的源起和未来,不利于掌控自己的财富; 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则有助于提升判断能力,提升投资的准确率,贯彻个人主权理念。 新事物,我们都容易误判和犯错,一定要多研究!

相關文章

回复